西安一老人跌倒后发现“异常” 固定在股骨的钛针竟出现在膝盖附近
西安一老人跌倒后发现“异常” 固定在股骨的钛针竟出现在膝盖附近
西安一老人跌倒后发现“异常” 固定在股骨的钛针竟出现在膝盖附近 如果不是一次意外(yìwài)跌倒,西安市(xīānshì)长安区市民张师傅一家怎么也不会想到,去年7月中旬做手术固定在老人股骨近端的一枚细长钛针,如今竟(jìng)出现在了膝盖附近。
发现膝盖附近(fùjìn)出现细长“异物”
“我父亲今年75岁了,去(qù)年7月在长安区医院做的髋关节手术(shǒushù),术后一直断断续续高烧,辗转(zhǎnzhuǎn)多家医院都找不到原因,最近几个月,父亲经常对我说‘腿疼’,也不知是啥原因,直到5月中旬(zhōngxún)再次摔倒去拍片子才发现问题。”张大明(化名)说。
去年7月的一天晚上(wǎnshàng),张大明父亲张师傅因起夜不小心(xiǎoxīn)跌伤后,被紧急送到了长安区医院。病历显示,其于2024年7月9日中午入院,门(急)诊诊断为股骨头骨折、股骨粗隆间骨折以及耻骨骨折。7月16日,医生为其全麻“行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+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(nèi)固定术”,术中,经(jīng)清理周围软组织,“用(yòng)扩髓器扩髓后,冲洗股骨髓腔干净,安装试模,复位,以两枚钛(tài)针(zhēn)固定股骨近端并用钛缆‘8’字捆绑……”
手术很(hěn)顺利。张大明称,术后第一天情况还好,但第三天老人开始发热,后来时不(bù)时发低烧(fādīshāo),服药后不烧了,就出了院。但出院后没两天,老人又开始发烧。于是他通过门诊向医生求助,吃了退烧药,虽有好转但低烧持续,直到一天出现惊厥,才不得不又将父亲送到附近医院。然而,接连住了两家大医院,均没能查出(cháchū)发低烧的(de)原因。
从张师傅在长安区医院的病历可见,术后第一天老人(lǎorén)“精神可、神志清”,无发热(fārè)、胸闷、气短等不适;次日,病情稳定;7月19日,“各项生命体征正常(zhèngcháng)”,体温37.2度(dù);但7月22日下午1时40分(fēn)的病程记录显示,老人体温38度,7月23日37.4度,7月25日37.7度,7月27日37.3度。期间,“针对家属(jiāshǔ)代诉患者发热近一周(yīzhōu)、体温正常2天”的情况,医生考虑诊断为肺部感染,并给予了相应治疗措施。
9月11日,由于在两家医院均未查出低烧原因,张(zhāng)大明带父亲转回长安区医院,病历显示,该院初步诊断为发热待查和左(zuǒ)侧半髋置换术后恢复期及(jí)左髋关节积液等,到9月26日出院时,已“无发热”。
张大明说,因父亲患有(huànyǒu)冠动脉粥样硬化、脑梗死后遗症等多种疾病(jíbìng),将父亲接回家后,父亲常告诉他(tā)左腿肿胀、不舒服,他却并未多想。谁知到了今年5月13日,老人再次跌倒,他才在X光片上看到(kàndào)老人膝盖附近有枚细长的异物。
一枚钛(tài)针竟从股骨近端移动到膝盖附近
“当时一看(yīkàn)这个片子,我就想起去年(qùnián)9月10日在(zài)最后一家大医院出院时拍过的一个片子,把这些片子放在一起,就啥都明白了。”张大明说,当时他带父亲出院,因为看到(kàndào)手术的伤口处有点儿异样,就在医生提醒下拍了髋关节位置的片子,但当时并未细看(xìkàn)。这次把三张片子合在一起(hézàiyìqǐ),就能清晰地看出,在最初的片子里,两个钛针和钛缆是在一起的,到了去年9月10日,片子显示其中一枚已离开了原有位置,从最近一次拍的片子可以(kěyǐ)看出,一枚已出现在了膝盖附近。
记者将三张X光片仔细看过,的确存在张大明所说的情况。但这枚细长的钛针,是怎么(zěnme)从(cóng)股骨近端“移动”到膝盖(xīgài)位置(wèizhì)的?为什么患者和家属没有察觉?查询相关资料看到,男性从股骨近端到膝盖的距离通常为42到50厘米,平均48厘米,如此远(yuǎn)的距离,一根钛针能穿越骨肉发生位移,令人不解。
发现问题后,张大明将院方投诉到当地卫生管理部门。就钛(tài)针如何从股骨近端移动到的膝盖位置,长安区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邢科给出的解释(jiěshì)是,由于手术时患者骨折后骨头是碎的,需要支点固定并绑紧,但钛针完成任务后,或者(huòzhě)松动了(le),就可以(kěyǐ)拔掉;之所以出现移位的情况,应是患者“一开始没有发现,也没有及时复查,(钛针)掉了之后,慢慢地在体内(tǐnèi)移动(的结果)”。
邢主任表示,这种情况属于内置物(wù)游离,在任何骨科手术前,医生(yīshēng)都会与患者及其家属在手术谈话中谈到内固定松动的问题。
5月21日下午,医院医务科一位负责人表示,就患者的情况,该院(gāiyuàn)曾把与骨科相关的科室主任都叫到一起专门讨论过。患者出现(chūxiàn)的情况,可能(kěnéng)是愈合(yùhé)了,钛针被顶了出来,也可能是后期摔伤,掉了,他介绍,骨折后要手术固定(钛针),等骨头长好(zhǎnghǎo)了,钛针没有支撑了,可能在人活动时就顺着肌肉间隙下去了。
就钛针移动可能造成的(de)疼痛问题,他指出,患者及家属从去年9月到今年5月,从没有提出来疼过,也没来说过这个事;疼痛可能存在多种(duōzhǒng)情况,依照出院诊断,患者应两周(liǎngzhōu)复查一次,但患者及家属并未按时(ànshí)复查。
查阅张师傅的“出院记录”,确有“不适随诊,2周(zhōu)复查”的出院医嘱。对此,张大明称,的确从(cóng)第二次出院后没有(méiyǒu)带父亲来医院复查过,原因是“自己不会看病历”。
由于钛针尚在膝盖(xīgài)附近,老人痛苦已非一日,何时取出显得尤为迫切。不过,对于取出老人体内的钛针,院方医务科称,由于患者(huànzhě)家属已投诉了(le)该院,双方出现了纠纷,已缺乏对医院的信任,加上患者本身(běnshēn)患有癌症,如手术中再出现其他问题,便更(gèng)说不清楚了,因此不建议在该院取。但同时(tóngshí)也指出,虽存顾虑,但短期内能为患者取出钛针,肯定最好,至于手术在哪儿做可以商讨。
张(zhāng)大明表示,尽管没有(méiyǒu)带父亲按时复查,但9月10日的片子已显现出一枚钛(tài)针发生了很大的位置(wèizhì)变化,可从9月11日至9月26日老人在该院住院治疗期间,院方(yuànfāng)却未能发现钛针位移问题,也没有找出低烧的病因,如果“那期间及时发现钛针移位情况,老人也不至于受更多的痛苦了”。
但医院也有(yǒu)不可推卸的责任
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、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,虽然患者及家属(jiāshǔ)未按时复查存在一定过错,但医院(yīyuàn)也有不可(bùkě)推卸的责任。因为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可能存在对(duì)患者病情观察不仔细、未尽到充分检查义务等过错,导致未能及时发现钛针移位,使患者承受了更多痛苦。从现有信息看,尚不能(bùnéng)确定(quèdìng)该医院责任是完全责任、主要责任还是次要责任等具体程度,需要(xūyào)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或相关司法鉴定来明确。
赵良善表示,若医院(yīyuàn)需承担过错责任,那么该医院将承担民事赔偿责任,比如(bǐrú)赔偿患者的直接损失(sǔnshī)(如医疗费、护理费等),以及合理的间接损失。此外,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据相关法规对该医院进行行政处罚,如责令改正(gǎizhèng)、给予警告等。如果漏诊情况严重,还可能面临更(gèng)严厉的处罚。
赵良善建议,患者或家属可与院方沟通协商,要求院方给出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,并(bìng)保留沟通记录(jìlù)。若协商无果,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投诉,亦可(yìkě)通过法院(fǎyuàn)诉讼途径依法维权。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佘晖 文/图

如果不是一次意外(yìwài)跌倒,西安市(xīānshì)长安区市民张师傅一家怎么也不会想到,去年7月中旬做手术固定在老人股骨近端的一枚细长钛针,如今竟(jìng)出现在了膝盖附近。
发现膝盖附近(fùjìn)出现细长“异物”
“我父亲今年75岁了,去(qù)年7月在长安区医院做的髋关节手术(shǒushù),术后一直断断续续高烧,辗转(zhǎnzhuǎn)多家医院都找不到原因,最近几个月,父亲经常对我说‘腿疼’,也不知是啥原因,直到5月中旬(zhōngxún)再次摔倒去拍片子才发现问题。”张大明(化名)说。
去年7月的一天晚上(wǎnshàng),张大明父亲张师傅因起夜不小心(xiǎoxīn)跌伤后,被紧急送到了长安区医院。病历显示,其于2024年7月9日中午入院,门(急)诊诊断为股骨头骨折、股骨粗隆间骨折以及耻骨骨折。7月16日,医生为其全麻“行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+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(nèi)固定术”,术中,经(jīng)清理周围软组织,“用(yòng)扩髓器扩髓后,冲洗股骨髓腔干净,安装试模,复位,以两枚钛(tài)针(zhēn)固定股骨近端并用钛缆‘8’字捆绑……”

手术很(hěn)顺利。张大明称,术后第一天情况还好,但第三天老人开始发热,后来时不(bù)时发低烧(fādīshāo),服药后不烧了,就出了院。但出院后没两天,老人又开始发烧。于是他通过门诊向医生求助,吃了退烧药,虽有好转但低烧持续,直到一天出现惊厥,才不得不又将父亲送到附近医院。然而,接连住了两家大医院,均没能查出(cháchū)发低烧的(de)原因。
从张师傅在长安区医院的病历可见,术后第一天老人(lǎorén)“精神可、神志清”,无发热(fārè)、胸闷、气短等不适;次日,病情稳定;7月19日,“各项生命体征正常(zhèngcháng)”,体温37.2度(dù);但7月22日下午1时40分(fēn)的病程记录显示,老人体温38度,7月23日37.4度,7月25日37.7度,7月27日37.3度。期间,“针对家属(jiāshǔ)代诉患者发热近一周(yīzhōu)、体温正常2天”的情况,医生考虑诊断为肺部感染,并给予了相应治疗措施。
9月11日,由于在两家医院均未查出低烧原因,张(zhāng)大明带父亲转回长安区医院,病历显示,该院初步诊断为发热待查和左(zuǒ)侧半髋置换术后恢复期及(jí)左髋关节积液等,到9月26日出院时,已“无发热”。
张大明说,因父亲患有(huànyǒu)冠动脉粥样硬化、脑梗死后遗症等多种疾病(jíbìng),将父亲接回家后,父亲常告诉他(tā)左腿肿胀、不舒服,他却并未多想。谁知到了今年5月13日,老人再次跌倒,他才在X光片上看到(kàndào)老人膝盖附近有枚细长的异物。
一枚钛(tài)针竟从股骨近端移动到膝盖附近
“当时一看(yīkàn)这个片子,我就想起去年(qùnián)9月10日在(zài)最后一家大医院出院时拍过的一个片子,把这些片子放在一起,就啥都明白了。”张大明说,当时他带父亲出院,因为看到(kàndào)手术的伤口处有点儿异样,就在医生提醒下拍了髋关节位置的片子,但当时并未细看(xìkàn)。这次把三张片子合在一起(hézàiyìqǐ),就能清晰地看出,在最初的片子里,两个钛针和钛缆是在一起的,到了去年9月10日,片子显示其中一枚已离开了原有位置,从最近一次拍的片子可以(kěyǐ)看出,一枚已出现在了膝盖附近。
记者将三张X光片仔细看过,的确存在张大明所说的情况。但这枚细长的钛针,是怎么(zěnme)从(cóng)股骨近端“移动”到膝盖(xīgài)位置(wèizhì)的?为什么患者和家属没有察觉?查询相关资料看到,男性从股骨近端到膝盖的距离通常为42到50厘米,平均48厘米,如此远(yuǎn)的距离,一根钛针能穿越骨肉发生位移,令人不解。
发现问题后,张大明将院方投诉到当地卫生管理部门。就钛(tài)针如何从股骨近端移动到的膝盖位置,长安区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邢科给出的解释(jiěshì)是,由于手术时患者骨折后骨头是碎的,需要支点固定并绑紧,但钛针完成任务后,或者(huòzhě)松动了(le),就可以(kěyǐ)拔掉;之所以出现移位的情况,应是患者“一开始没有发现,也没有及时复查,(钛针)掉了之后,慢慢地在体内(tǐnèi)移动(的结果)”。
邢主任表示,这种情况属于内置物(wù)游离,在任何骨科手术前,医生(yīshēng)都会与患者及其家属在手术谈话中谈到内固定松动的问题。
5月21日下午,医院医务科一位负责人表示,就患者的情况,该院(gāiyuàn)曾把与骨科相关的科室主任都叫到一起专门讨论过。患者出现(chūxiàn)的情况,可能(kěnéng)是愈合(yùhé)了,钛针被顶了出来,也可能是后期摔伤,掉了,他介绍,骨折后要手术固定(钛针),等骨头长好(zhǎnghǎo)了,钛针没有支撑了,可能在人活动时就顺着肌肉间隙下去了。
就钛针移动可能造成的(de)疼痛问题,他指出,患者及家属从去年9月到今年5月,从没有提出来疼过,也没来说过这个事;疼痛可能存在多种(duōzhǒng)情况,依照出院诊断,患者应两周(liǎngzhōu)复查一次,但患者及家属并未按时(ànshí)复查。
查阅张师傅的“出院记录”,确有“不适随诊,2周(zhōu)复查”的出院医嘱。对此,张大明称,的确从(cóng)第二次出院后没有(méiyǒu)带父亲来医院复查过,原因是“自己不会看病历”。
由于钛针尚在膝盖(xīgài)附近,老人痛苦已非一日,何时取出显得尤为迫切。不过,对于取出老人体内的钛针,院方医务科称,由于患者(huànzhě)家属已投诉了(le)该院,双方出现了纠纷,已缺乏对医院的信任,加上患者本身(běnshēn)患有癌症,如手术中再出现其他问题,便更(gèng)说不清楚了,因此不建议在该院取。但同时(tóngshí)也指出,虽存顾虑,但短期内能为患者取出钛针,肯定最好,至于手术在哪儿做可以商讨。
张(zhāng)大明表示,尽管没有(méiyǒu)带父亲按时复查,但9月10日的片子已显现出一枚钛(tài)针发生了很大的位置(wèizhì)变化,可从9月11日至9月26日老人在该院住院治疗期间,院方(yuànfāng)却未能发现钛针位移问题,也没有找出低烧的病因,如果“那期间及时发现钛针移位情况,老人也不至于受更多的痛苦了”。
但医院也有(yǒu)不可推卸的责任
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、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,虽然患者及家属(jiāshǔ)未按时复查存在一定过错,但医院(yīyuàn)也有不可(bùkě)推卸的责任。因为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可能存在对(duì)患者病情观察不仔细、未尽到充分检查义务等过错,导致未能及时发现钛针移位,使患者承受了更多痛苦。从现有信息看,尚不能(bùnéng)确定(quèdìng)该医院责任是完全责任、主要责任还是次要责任等具体程度,需要(xūyào)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或相关司法鉴定来明确。
赵良善表示,若医院(yīyuàn)需承担过错责任,那么该医院将承担民事赔偿责任,比如(bǐrú)赔偿患者的直接损失(sǔnshī)(如医疗费、护理费等),以及合理的间接损失。此外,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据相关法规对该医院进行行政处罚,如责令改正(gǎizhèng)、给予警告等。如果漏诊情况严重,还可能面临更(gèng)严厉的处罚。
赵良善建议,患者或家属可与院方沟通协商,要求院方给出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,并(bìng)保留沟通记录(jìlù)。若协商无果,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投诉,亦可(yìkě)通过法院(fǎyuàn)诉讼途径依法维权。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佘晖 文/图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